如东:向新逐质,蓝海扬帆正当时-凯发集团官网

如东:向新逐质,蓝海扬帆正当时
2024-11-19 09:16:00
来源:南通日报
【字号:  】【】

南黄海之上,碧海蓝天间,上千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连成一片“白色森林”,迎风飞旋,昼夜不息,每天大约能“吐”出3000万度电,供600万个普通家庭使用。以一隅之力,为区域供应不竭绿能,如东向海“揽”风十余载,成功转为“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”。

86公里海岸线、455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、120万亩滩涂、3平方公里海岛、国家一类开放口岸……如东发展向海经济,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近年来,该县紧紧围绕“打造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、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”目标定位,重点瞄准南通“下一个万亿看海上”发展路径,抢抓蓝色新机遇,拓展蓝海新空间,在开发海洋资源大局中科学谋划,在壮大海洋经济大势中主动作为,不断将先天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、发展胜势,海洋强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

放大“三海优势”

挖掘海洋经济增量

冬日的如东洋口港阳光岛码头格外忙碌:3日上午,今年第69艘lng运输船——巴哈马籍“福冈”轮靠泊在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卸货,6.8万吨液化天然气经管道缓缓注入岛内储罐;液体化工码头g4、g5泊位处,“宁化421”货轮和“兴通719”货轮卸载完1.5万吨对二甲苯后,依次离泊。

阳光岛是一座人工吹填的海岛,坐落于长沙镇外海13公里处。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——洋口港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,阳光岛自2011年正式启用至今,已建成3座功能性码头、8个能够常态化靠泊国际航行船舶的泊位,累计接卸来自卡塔尔、澳大利亚、俄罗斯等26个国家和地区超6000万吨lng。

“依托深水良港,锚定向海发展路径,我们将深入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要求,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,全力打造更大容量的‘海上能源仓’。”如东县政府党组成员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梁介绍。

2019年,“加快上海、江苏如东、浙江温州lng接收站扩建”作为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,列入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。阳光岛的重要作用,让如东第一次被写进国家规划。目前,岛内已落户中石油、协鑫汇东、国信、华润等4座lng接收站项目,年接卸周转能力为700万吨,可满足江苏全年近三分之一的天然气用量。预计到2027年,整岛年接卸能力将突破2600万吨,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更强大的气源保障能力。

不仅“海纳天下之气”,如东坚持港口为产业服务的建港“初心”,还让其成为对码头依赖性较高的产业项目青睐之地。一期总投资超250亿元的桐昆项目与一期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金光项目依靠液体化工和通用码头采购、进口各类生产原料,两个码头今年已接卸液体化工船舶、纸浆船舶398艘次,吞吐量376.53万吨,刷新同期最高纪录;总投资30亿元的远东海缆项目未来将借助金牛码头w1泊位实现海缆“零距离”装船出海。

对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,对内是资源配置的枢纽。如东充分释放海岛、海域、海港“三海优势”,已走出一条“码”到成功、聚“气”发展的特色之路,跃升为江苏沿海三大液体化工品仓储基地之一、全国最大的海上液化天然气能源岛。

紧盯“三新”重点

夯实海洋经济基础

1663台白色风车擎天而立,数十万块蓝色多晶硅电池板沐光向阳。在如东沿海,有一条蓝白相间的“风光带”,源源不断地向江苏电网输送着绿色电能。今年1至10月,如东风电、光伏新能源上网电量达128亿千瓦时,超过社会用电总量38亿千瓦时,预计全年上网电量将达160亿千瓦时。

“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装备是如东重点培育的三大产业集群。”如东县发改委主任于海杰介绍,新能源是如东的重要支柱产业,也是绿色海洋经济产业。目前,如东已建成32座风电场,装机规模562万千瓦,约占江苏全省四分之一,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40万千瓦。

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风光资源优势,过去的20年间,如东新能源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、由弱到强的“蜕变”,成功获批为全国首家国家火炬海上风电特色产业基地,吸引了超过70家包括新能源发电、主机、叶片、塔筒、海缆、光伏板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落户。

向海,既要向大海谋“质”,更要向蓝海求“新”。位于如东经济开发区(高新区)的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、生产与销售液晶显示背光新材料的企业,其拳头产品——量子点(qd)扩散板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材料的应用项目。落户如东8年来,创亿达拾级而上,从高新技术企业,到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再到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稳居如东新材料产业链“c位”。企业与产业在提质增长中实现同频共振,今年前三季度,如东新材料链上企业完成应税销售额472.19亿元,占该县规上工业应税销售额的31.93%。

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。多年来,如东坚持把向海发展作为主攻方向,着力构建具有向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装备、lng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开矩阵、深度耦合,呈现出上下游“沿链聚合、集群发展”的良好态势。

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如东465家链上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317.94亿元,占该县规上企业的82.77%,同比增长6.75%;实现销售1237.98亿元,占该县规上企业的83.72%,同比增长7.09%。

促进“三生”融合

释放海洋经济成果

“这几年,村里的变化太大了。家家户户住楼房,出门都是宽敞的马路,村里还有小游园,跟住在城里没两样。”在如东沿海洋口镇洋口村,村民刘克平讲述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。依托土地发包、滩涂出租、仓库及码头、鱼池、店面房等渠道,洋口村这座滨海小渔村去年村营收入近900万元,目前村集体资金近亿元。

“近年来,洋口国家中心渔港扩容焕新,带来更多更新鲜的渔获,更促进了小洋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为我们村带来人流、客流!”村党委书记王彬说。靠海吃海,去年如东水产品总量33.7万吨,渔业总产值达83.98亿元。

万顷碧波不仅蕴藏“蓝色产业”,更涌动着海洋文旅的魅力。在小洋口旅游度假区,美丽海湾蜿蜒33.6公里,各种特色人文生态景观点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出一个有温度、有活力、有魅力的水岸空间;在东湖旅游度假区,坐湖边露营观水草丰茂,看粉黛花海装点蓝色海湾……依托海洋特色,如东积极探索渔旅、温泉、“古镇 ”等融合发展模式,推出了一批文旅融合精品项目,成为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。

坚持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”融合理念,近年来,如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,着力打造亲海空间,构建人海和谐海洋生态环境。目前,如东已成功创建小洋口段、洋口港-东凌段两个省级美丽海湾;掘苴垦区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获评第二届江苏省“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”;建成如东县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小区,设立省内首个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,获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

初冬时节,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上群鸟翩跹。它们时而觅食休憩、时而低空滑翔,鸟鸣声不绝于耳,为湿地带来勃勃生机。候鸟是生态环境的“晴雨表”,同时也是最好的“环评师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如东已累计记录到前来栖息的鸟类超过50万只,还多次监测到黑嘴鸥,以及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,鸟中大熊猫斑头秋沙鸭、黑脸琵鹭等,这些珍稀动物进一步丰富了如东野生动物的“朋友圈”,也成为湿地环境逐渐向好的亲历者和见证者。

从海中小沙丘向国际绿色能源岛强劲崛起,从传统渔港向东方开放深水港阔步迈进,从发展洼地向海洋经济大县加速跃迁,澎湃着蓝色动能的如东,将继续充分挖掘海洋资源,大力发展海洋产业,让新质生产力“入海”、蓝色经济“上新”,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。本报记者 徐书影

作者:  编辑:马丽花  

热点新闻

推荐新闻

"));
网站地图